2025年04月19日08:2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四月,湖北省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將軍山村。春日的陽光洒在紅軍師長葉光吉舊居低矮的土牆上,馬燈、鐮刀、褪色的布帕靜靜陳列,向來往的游人無聲訴說著這位革命者的一生。
1900年11月20日,葉光吉出生在葉家灣的一個貧苦農家。他的父親葉傳芳因為沒有文化,飽受豪紳的欺凌和盤剝,他發誓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讀書識字。
葉光吉7歲時入私塾就讀,祖國大地涌動的民主氣息,使這個農民的兒子逐漸養成了敢於同邪惡勢力抗爭的斗志。1913年,葉光吉因家貧輟學,拜師學獸醫。3年師滿后,他離家來到五峰漁洋關,做起了趕馬送貨的騾客。
1929年4月,一隊馬幫在陣陣清脆的騾鈴聲中,沿著映山紅鋪展的山道,向鄂西五峰縣山區紅四軍駐地匆匆趕來。騾馬隊越過溝谷山脊,走進紅軍駐扎的山村。領頭的漢子頭纏青布帕,手持趕騾鞭,徑直奔到紅四軍軍長賀龍的面前。賀龍一眼就認出了這位故人,“噢!這不是葉騾客嗎?”
被賀龍稱為葉騾客的漢子便是葉光吉。二人初識於1916年趕騾途中,賀龍的反叛精神令葉光吉深受觸動。十余年后重逢,這位豪爽剛烈、不畏強暴,又飽嘗世態炎涼的騾客,已決心與舊世界決裂。他將騾馬隊與滿載的棉線、布匹、鞋襪悉數獻給紅軍。
“連人帶馬一起跳!”在賀龍的贊嘆聲中,葉光吉褪去騾客粗衣,換上戎裝,成為紅四軍運輸大隊隊長。
1930年7月,紅二軍團成立,葉光吉升任軍團經理部政委,是軍團的“總管家”、“財神爺”,手裡進出金銀無數,他自己卻兩袖清風,從未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常常穿著打滿補丁的褲子到軍團部開會。戰友勸他:“葉光吉,你也搞套新衣裳穿嘛,別太摳了。”“管他呢,當兵打仗,這衣裳就行。”葉光吉淡然一笑。
同年9月,紅軍攻克監利縣城,繳獲數萬塊銀元。經理部有人提議添置毛氈御寒,葉光吉當即否決:“經理部管錢就買毛氈蓋,那部隊的戰士們呢?這錢是戰士們用命換來的,沒有他們流血犧牲,錢從哪裡來?我們隻有保管的責任,沒有使用的權利。”
同月,部隊攻佔沔陽重鎮仙桃,繳獲了不少金條、銀元,正在清點之際,數百名匪徒沖向經理部。葉光吉持槍躍起:“死守錢馱子!”看著全軍戰士用血汗打下來的軍資,他下了死命令。11名后勤戰士沒槍的就拿棍子,一槍一棍地把敵人們攔在屋外,用血肉之軀守住了陣地。20分鐘后,警衛團抵達,錢馱子保住了!
1932年,洪湖蘇區反“圍剿”失利,紅三軍踏上轉移之路。七千裡迂回,飢寒交迫,葉光吉受命於危難之際,先后擔任紅三軍第八師政委、第七師師長。白日率部沖鋒,夜晚與戰士圍火談心。有人意志消沉,他便撩起打著補丁的褲腿說:“我這‘財神爺’穿得破,心裡卻亮堂!革命的路,再難也得闖!”
1933年4月,葉光吉率部擊退進犯蘇區的敵人。6月,與九師一起包圍長潭河團防,斃百余人,俘200余人。同月,紅七師一部在打給養途中與敵“剿匪”前線指揮官張剛部遭遇,葉光吉當機立斷,組織部隊向敵發起沖鋒,激戰半日,大破敵軍。
1933年7月18日,葉光吉在洗馬坪白岩山犧牲。葉光吉的一生,是忠誠與廉潔的注腳。從葉騾客到“財神爺”,從鄂西山區到湘鄂邊蘇區,他用生命劃出了一條共產黨人的精神紅線。
今日的宜都市烈士陵園,蒼鬆翠柏間,葉光吉塑像巍然屹立。那堅毅的目光,仍凝視著這片他曾用生命守護的土地。(王艾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