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不斷拉緊馬中人文合作紐帶”

——訪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前局長阿旺·沙利延

本報記者??褚??君??宦??翔

2025年04月21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馬中關系走在地區國家前列,各領域合作成果有目共睹。”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前局長、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阿旺·沙利延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的國事訪問將進一步深化馬中兩國在政治、經貿、人文等各領域合作。期待馬中關系迎來發展新機遇,書寫馬中友好合作新篇章。”

2021年,阿旺參加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馬來文版首發式。他說:“我認真閱讀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發現書中許多內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范例,例如‘建設生態文明’就是對‘天人合一’理念的繼承發展。中國的發展經驗為馬來西亞等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交往之道。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阿旺表示,面對當前全球性挑戰,國際社會應當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

2019年,阿旺創作了一首歌頌馬中人文交流的詩歌《織就文明之席》。詩中寫道:“我們的語言文化/與絲綢之路上的其他文明/交流互鑒/馬中友誼源遠流長/與全球文明和諧共生”。阿旺認為,馬中交往歷史跨越千年,書寫了不同文明交融互促、交相輝映的精彩篇章。“兩國攜手推動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互學互鑒中共同發展,為建設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園不斷作出新貢獻。”他說。

“求同存異是馬中關系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阿旺表示,馬中文化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兩國都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俗語﹔兩國傳統文化都推崇“忠”的價值理念﹔兩國在民歌、皮影戲和傳統服飾等方面都有共性內容等。“這些共同點既是交流互鑒的成果,也為雙方攜手構建馬中命運共同體奠定了文化根基。”

馬來西亞是最早響應並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馬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阿旺表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就是馬中務實合作的例証,該項目不僅帶來了中國標准、中國技術,還助力當地培養專業人才。

阿旺是馬來語言文化研究領域的代表學者,長期致力於推動和促進中國馬來研究、馬中文化教育交流合作,2012年被聘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他曾兩次作為馬來西亞政府公派的高級訪問學者,在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中國馬來研究中心工作。去年,他被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

阿旺說:“近年來,馬中人文領域交流渠道不斷拓寬,合作成果豐碩。”在教育領域,中國有17所高校開設馬來語課程,在馬來西亞開設了8所孔子學院和1個孔子課堂﹔在文化領域,馬來西亞國家語文出版局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2024年推出“馬中50年50部文學典藏”目錄,包括兩國建交以來出版的馬中各25部優秀文學作品。“這些務實合作成果增進了兩國人民相互了解。”

“期待兩國高校和科研機構進一步加強合作,不斷拉緊馬中人文合作紐帶。”阿旺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1日 02 版)

(責編:任佳暉、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