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親誠惠容 命運與共(和音)

——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②

2025年04月26日09: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C909飛機開始執飛越南國內航線,首日機票銷售火爆﹔馬來西亞通信運營商同中國公司簽署5G建設合作協議,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中國和柬埔寨簽署加強產供鏈合作協議,助力柬打造現代化工業生產高地……中國同周邊國家不斷拓展互利合作,正在形成更為緊密的共生、協同發展格局,生動詮釋中國提出的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理念方針。

作為亞洲大家庭一員和負責任大國,中國高度重視周邊,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始終致力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中國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倡導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推動周邊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中國人自古就推崇“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望親好,鄰望鄰好”。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講求誠心誠意同鄰居相處,一心一意共謀發展,攜手做大合作蛋糕,共享發展成果,既繼承了中華民族親仁善鄰的傳統,又與時俱進把握世界大勢和地區發展規律,彰顯了中國外交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思想底色。

10多年來,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思想內涵不斷豐富,實踐效果持續顯現,引領中國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不斷開辟新境界。如今,中國已同周邊17個國家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在中南半島和中亞地區形成命運共同體“兩大集群”。從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到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再到加快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日前東南亞之行推動達成上百項合作成果,擘畫親誠惠容的新圖景,書寫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

睦鄰之道,在於以心相交,以義相融。習近平主席親自擘畫中國同周邊國家交往藍圖,到訪周邊27個國家,有力引領拓展睦鄰友好格局。在元首外交引領下,尊重各自發展道路、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相互提供戰略支撐日益成為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的鮮明特征。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應對新冠疫情、恐怖主義等挑戰,共同克服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書寫了同甘共苦的鄰裡佳話。

安鄰之策,在於安危與共,團結合作。中國積極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作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東盟對話伙伴國,同地區國家攜手構建起多層次安全對話合作機制。中國與12個陸地鄰國通過談判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同周邊9個國家簽署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在“南海行為准則”磋商中,中國始終堅持以友好協商的方式妥善處理和化解分歧,與周邊國家一道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中國推動地區熱點問題實現有效管控,為政治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富鄰之要,在於共享機遇,互利共贏。發展戰略的對接、互聯互通的升級、貿易投資的互惠,讓中國同周邊國家的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從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到中國—中亞機制成為推進中國和中亞五國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再到瀾湄合作助推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蓬勃發展﹔從中亞班列開通新線路、中吉烏鐵路啟動,到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年度開行破萬列,再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賦能增效……中國引領區域合作持續走深走實。

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地區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國將倍加珍惜睦鄰友好合作局面,以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為理念方針,攜手周邊國家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6日 02 版)

(責編:彭曉玲、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