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奇金山:草原上的抗日英雄(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抗日英雄)

新華社記者 勿日汗 哈麗娜

2025年08月07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奇金山像。
  中共烏審旗委宣傳部供圖

  綠草如茵的草原上,內蒙古烏審旗革命故事講習館的紅色尖頂庄嚴而肅穆。館內,一批正在開展主題黨日的黨員默默站在展板前,久久凝視那一行金光閃閃的大字:“奇金山——獻身抗戰與民族解放運動的英雄”。照片上這位51歲犧牲的抗日英雄英姿挺拔,那堅定的眼神仿佛在講述著80多年前草原上的烽火歲月。

  奇金山,蒙古族,1894年出生在內蒙古烏審旗。1935年,中共中央發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對內蒙古人民宣言》,宣傳中國共產黨團結少數民族進行抗日斗爭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這一宣言被譯成蒙古文在草原上傳播,讓奇金山深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和革命主張。

  1936年秋,這名蒙古族貴族出身的草原漢子與兩三名派去當地做內蒙古地區民族工作的共產黨員結拜為生死兄弟。此后,奇金山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配合中共烏審旗工委做了許多工作。

  七七事變后,奇金山的家鄉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形勢一度告急。各旗王公中,有人公開叛變投敵,搖擺不定的烏審旗王府派人前往包頭,與日偽軍暗中聯系。在這關鍵時刻,奇金山與草原上的進步人士一起,堅決反對王府的妥協投降主張。

  1939年底,國民黨頑固派掀起全民族抗戰以來的第一次反共高潮,駐伊克昭盟的國民黨軍隊對中國共產黨在當地的抗日活動橫加干涉,不斷制造摩擦。他們拼命排斥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在伊克昭盟的力量,迫害具有抗日民主思想的進步人士。

  在斗爭中,力主抗戰的奇金山積極為中共烏審旗工委的工作提供方便,他生活的地方成為工委同志們工作及隱蔽的安全地帶,被敵人視為“紅區”。

  1943年10月,奇金山正式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將所屬部隊改編為烏審旗騎兵團並任團長。此后,他赴延安學習、開闊眼界。回到草原后,他請黨組織派遣政治指導員充實烏審旗騎兵團干部隊伍,以加強部隊的政治工作﹔參與群眾抗日團體——蒙漢抗敵聯合會的領導工作……

  “奇金山因此被國民黨頑固派視為眼中釘。”烏審旗地方史研究者郝繼忠說,1945年春節前夕,國民黨頑固派以50萬元的賞金收買少數不明大義分子,密謀殺害奇金山。2月16日,農歷正月初四,在騎兵團干部戰士大多回家過節的時候,他們將留守團部的奇金山殺害。

  噩耗傳遍草原、傳到延安。1945年5月8日,負責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蒙古族工作的烏蘭夫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悼念奇金山的文章,贊譽奇金山是“西烏審的堅決抗日、有民主思想、深得人民愛戴的一位進步將領”。

  時光流轉,硝煙散盡。奇金山和戰友們曾奮斗過的烏審旗無定河鎮巴圖灣村的土地上,如今已建成巴圖灣紅色文化小鎮。在這裡,從小聽奇金山故事長大的人們,滿懷激情地把烈士的故事講給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7日 07 版)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