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 鑫
2025年09月27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圖為位於中山一側的深中通道入口。 |
黃海畔,世界建設規模最大海底隧道——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成功穿越560米“海底天塹”﹔
長三角,世界最長跨海高速鐵路橋——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建設提速,總體進度已達50%﹔
珠江口,世界最高雙層懸索橋——獅子洋通道東西主塔建設高度雙雙過半……
一座座跨海通道加速建起,背后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考量。一橋飛架,讓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助力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深中通道通車后,車流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通車一年,跨市公交客運量突破300萬人次,廣東深圳與中山之間的貨運距離較之前下降15%,每單貨物運輸成本降低約20%。
基礎設施“硬聯通”,促進各類要素資源“軟聯通”。
人氣更旺。去年底,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開通,廣東江門“承東啟西”區位優勢凸顯。今年前5月,江門接待游客超11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1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和12.5%。
產業更強。深中通道建設前后,一批深圳企業布局中山,形成“深圳總部+中山基地”發展模式。
遙望蔚藍大海,更多跨海通道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本期統籌:韓文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7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