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弘揚抗戰精神 共筑國防長城(國防視線)

——“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一線見聞

2025年09月28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圖①:9月19日,2025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開幕。圖為群眾在觀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的飛行表演。
  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圖②:9月14日,全國勞動模范、退休老干部劉江秋(中)在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為學生講述抗戰故事。
  鄒新江攝
  圖③:9月7日,安徽蕪湖繁昌區,老黨員徐孝旺在給預定新兵講述新四軍抗戰故事。
  肖本祥攝
  圖④:9月17日,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五塔寺東街小學開展“心系國防 強國有我”活動。
  丁根厚攝

  9月是“全民國防教育月”,今年的主題是“弘揚抗戰精神  共筑國防長城”。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全民國防教育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的基礎性工程,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全民國防意識的有效途徑。近年來,軍地各級扎實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凝聚起全社會更加廣泛的國防共識,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以實際行動關心、支持、參與國防建設。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今年“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契機,主題鮮明、形式創新,有效增強了全民國防教育的時代性、覆蓋面和感召力。

  ——編  者  

  

  江蘇淮安劉老庄鎮——

  從娃娃抓起,播下紅色火種

  本報記者  姚雪青

  “同學們,大家知道嗎?2020年,我們的校名從‘劉老庄中心小學’變更為‘劉老庄連紅軍小學’——這一變化,凸顯了我們與英雄連隊之間的深厚感情……”今年9月1日上午,江蘇淮安市劉老庄連紅軍小學國防科技展覽館內,德育教師劉鬆科從校名講起,為一年級新生上“開學第一課”,並講到“劉老庄連”的紅軍根脈。

  劉鬆科介紹,國防科技展覽館建於2013年,以“科技強軍,少年報國”為主題,分為序廳、兵種展示廳、少年軍校三大展區。

  六年級“紅色小導游”錢思穎為學弟學妹講述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劉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跡,還介紹了展廳裡“遼寧艦”“東風—21”等裝備模型。

  “除了每年新生的‘開學第一課’,各年級學生都會分專題來展覽館上課,常學常新。”劉鬆科說,圍繞國防教育主題,該校在學生中組建了“紅色小導游”“紅色宣講員”等紅色社團,在校內外宣講八十二烈士事跡。前不久,孩子們還給“劉老庄連”的官兵們寫信,與他們視頻互動。

  9月18日上午,尖銳的防空警報聲劃破長空,在新四軍劉老庄連紀念園上空久久回蕩。來自劉老庄初級中學的師生,在紀念碑前整齊列隊,手持菊花,低頭默哀。

  隨后,師生們來到當年新四軍與日寇激戰的戰壕邊,瞻仰戰斗雕塑。初三學生朱羽涵感慨道:“當年,少年是新四軍的后備力量﹔今天,我們是建設祖國的有生力量!”

  劉老庄初級中學副校長徐新星介紹,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語文組老師帶著學生編排了紅色舞台劇《魚水深情》。舞台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許多戰士在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之后,當地一位老大娘發現有名小戰士還活著,就把他帶回家救治。雖然3天后這名小戰士也不幸犧牲,但他在生前感受到了深深的魚水情。

  “國防不只是軍人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事。”舞台劇主演朱羽涵說。

  淮安市淮陰區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劉冬梅介紹,作為劉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鄉,當地始終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用好八十二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劉老庄連”的愛國主義精神,強化學生的國防意識。

  

  安徽師范大學——

  重學生引導,踢好青春“正步”

  本報記者  李俊杰

  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前夕,在安徽師范大學花津校區“一站式”學生社區,一場紅色觀影活動正在展開。

  當天下午4點不到,教室裡已座無虛席。大家早早來到現場,等待抗日題材電影《百團大戰》放映。

  英勇的戰斗、沖鋒的身影,每一幀畫面,都如響鼓般震撼著同學們的心靈。銀幕上,戰士們堅定的眼神、無畏的吶喊,仿佛穿越時空,真切地展現在每位同學眼前。

  看到大家聚精會神、屏息凝視,安徽師范大學人武部副部長項家春頗感欣慰:“此次觀影活動,不僅是視覺與心靈的震撼之旅,更是學校國防教育的生動實踐。”

  在“全民國防教育月”之際,文學院結合專業講好紅色故事,新聞與傳播學院組織國防教育演講比賽,音樂學院開展“藝術進軍營”活動,美術學院發揮特長“為烈士畫像”……項家春說,一項項活動既有“正”的價值內核,又有“新”的形式載體,把國防教育課程化、專業化、系統化,常講常新。

  作為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安徽師范大學結合教學實際,不僅建立軍事理論課教研室、開設軍事必修課,還成立了大學生軍事愛好者協會。

  體育學院體育師范專業的學生田曉冬,就是軍事愛好者協會中的一員。“我從小就向往軍營,新生入學軍訓的時候,更是萌生了參軍的念頭。”熱愛體育的田曉冬,有著一股不服輸、不怕苦的勁兒,每天45分鐘的體能訓練從不間斷,積極為報名參軍做好體能儲備。

  這些年,安徽師范大學創新開展國防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教育實效,引導青年學子更加堅定自覺地關心國防、熱愛國防。

  “如今,我校學生參軍的意願更高了,國防意識也增強了。”安徽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胡靖表示,這與學校的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密不可分。

  據統計,自2021年以來,安徽師范大學畢業生入伍人數逐年遞增,截至目前,超300名學生先后奔赴軍營,開啟軍旅生涯。

  不久后,新生入學軍訓即將開始。胡靖說,學校將著力利用好各種國防教育資源,不僅教學生們站軍姿、踢正步、練體能,更希望能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祖國、勇於保家衛國的種子。

  (汪瑞華參與採寫)  

  

  海軍博物館——

  讓文物說話,講好國防故事

  本報記者  金正波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9月3日,一場主題為“向勝利出發”的國防教育活動在位於山東青島的海軍博物館展開。

  活動現場,高清大屏實時直播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隨后,來自青島的藝術家們圍繞“銘記抗戰歷史”“禮贊祖國大好河山”“永續和平”主題展開創作,在宣紙與畫布上揮毫潑墨、勾勒山河。他們一邊創作,一邊講解書畫背后的故事和精神。這不僅是對烽火歲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對和平未來的熱忱展望。

  “我們要銘記歷史,賡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長大后,我也要當海軍,保衛祖國的萬裡海疆。”活動結束,留言簿上面寫滿了孩子們的心聲。

  走進海軍博物館,濃郁的海洋氣息與厚重的歷史氛圍扑面而來。萬山海戰著名戰斗英雄林文虎染血的胸章、從英雄麥賢得腦部取出的彈片、按1︰1比例復制的長江艦、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一件件展品,向每一位到訪者訴說著波瀾壯闊的海軍史詩。

  “人民海軍走過的風雨歷程,在海軍博物館裡高度濃縮。”海軍博物館展陳宣教室負責人介紹,館內豐富的文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是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

  “瞻仰‘人民海軍忠於黨’主題雕塑,參觀內容豐富的展廳,我們深刻體悟到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海軍建設發展的光輝歷程,增強了奮斗強軍、建功海洋的動力!”近日,海軍航空大學基礎學院600多名新學員在博物館組織“開學第一課”,開啟了一場銘記歷史、積蓄力量的精神之旅。

  “今年暑假期間,海軍博物館累計接待游客140余萬人。展廳裡,游客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前駐足凝視,不時向講解員提出各種問題。”海軍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慕名而來,把這裡當作了解海軍歷史、接受國防教育的重要課堂。

  來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張先生一家,把海軍博物館作為暑期旅行的重要一站。他感慨道:“這次參觀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國防教育課,不僅讓他學到了海軍知識,更在他心中種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希望他認真學習,長大后成為對祖國和人民有用的人。”

  近年來,海軍博物館創新布展形式,豐富布展內容,讓文物“活”起來,讓歷史“動”起來,提升國防教育凝聚力向心力,激發觀眾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

  (許詩語參與採寫)

  

  武警廣東總隊——

  邂逅橄欖綠,厚植家國情懷

  本報記者  任彤彤

  東江縱隊老兵講述親歷故事、武警戰士演示射擊動作……乘車離開軍營時,一幕幕場景在廣東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初二學生朱小平腦海中閃現,像一顆顆種子在他心裡扎下了根。

  9月14日下午,500余名港澳青少年走進武警廣東總隊,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同心同行·強國有我”港澳青少年進軍營活動,“零距離”體驗軍營生活。

  啟動儀式上,情景短片《烽火耀東江》深深觸動了香港籍女孩陳家茵。

  陳家茵的父親曾任香港警察。兒時,父親對她講的道理中,“愛國”是個高頻詞。當她從短片裡看到東江縱隊老兵黎洪講述“港九大營救”的經歷,更加理解了父親的用心:“知道了曾經的艱難,才更珍惜現在的日子。‘愛國’不是說說而已。我們不能辜負先輩的付出。”

  “這不僅僅是一次進軍營活動,更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交流的一次有益嘗試。”武警廣東總隊政治工作部賴雲飛介紹,此次進軍營活動融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元素,增加互動體驗類活動安排,並邀請部分港澳學生參加為期3天的軍營體驗,安排軍事訓練、軍營生活、文化活動等內容,穿插開展“銘記歷史·同東縱老戰士對話”、贈送《粵港澳敵后抗戰回憶錄》書籍等活動。

  “快速射擊、無人機演示等課目讓我大飽眼福,親身體驗模擬射擊的感覺太棒了!”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學生高愷陽的爺爺奶奶都是東江縱隊老兵,耳濡目染下,他從小就對軍營十分向往。高愷陽說:“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如果有機會,我長大后也想來當兵。”

  火熱軍營裡,有嘹亮的強軍戰歌,有赤誠報國的熱血。“這次活動加深了他們對軍營的美好憧憬。”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教師郭太琴說,收到活動通知,班裡的香港學生積極報名,家長也很支持。

  據了解,這次活動由武警廣東總隊、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合舉辦。武警廣東總隊吳世雄表示:“此次進軍營活動強化了粵港澳青少年同心同行、共創未來的情感紐帶,增進了港澳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羅超、廖彬華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8日 06 版)

(責編:彭曉玲、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