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遼寧大連地鐵2號線后革村段,施工爆破損壞房屋,通車噪聲、震動不斷——

地鐵擾民多年,竟因一條路未修(來信調查)

本報記者 趙 兵 金 歆

2025年11月17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編輯同志:

  我們是遼寧大連市甘井子區革鎮堡街道后革村村民,大連地鐵2號線正好在我們村子底下穿過。2011年該工程開工建設時就因爆破震動導致我們房屋受損,地鐵建成運行后,噪聲震動又讓我們苦不堪言。請媒體關注該問題。

  大連市后革村村民

  

  接到來信后,記者趕往遼寧大連市,對讀者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採訪。

  現狀:地鐵施工及通車運營造成房屋損壞,噪聲、震動令村民難以安居

  11月4日,記者來到大連市甘井子區,乘坐地鐵2號線到后革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向西跨過一條馬路就到了后革村。

  “這都是地鐵施工時爆破震裂的。”村民於先生指著自己家房子牆面上的多處裂縫說。他家在村東頭,離后革地鐵站站口最近。“爆破震得石頭飛起來,把我家房梁砸斷了。”於先生說。

  記者在村裡隨機走訪,不少村民的房子出現橫向和豎向裂紋。受訪村民表示,地鐵2號線途經后革村的這一段是2011年開始修建的,當時施工爆破震壞許多房子,有的房頂都被震漏了。

  “我家房子的裂縫是2022年9月地鐵通車后,慢慢開始出現的。”村民金先生說,他家是2021年蓋的房子,“當時地基打得很深,還加了圈梁,結果地面和牆面還是開裂了。不光如此,我家的炕中間都被震塌了,現在只能搭塊木板勉強湊合。”

  金先生帶記者繞到屋后,看兩面牆連接處約有三指寬的裂縫,“我懷疑這是地基沉降造成的。”

  地鐵2號線每天從早上5點30分運營到晚11點30分左右,全年無休,100多戶村民恰好住在隧道上方,列車經過時的震動和噪聲,“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村民宋建(化名)表示,自己老伴本身有病,睡眠很差,因為地鐵震動休息不好,雪上加霜。

  記者在一戶村民的家中待了一個小時,清晰地感受到有地鐵列車從腳下經過。正值下午3點多,不屬於高峰時段,大概7分鐘就會有一列地鐵經過。列車駛過的聲音,如同窗外有拖拉機開過。

  更讓人不舒服的是,整個房子都好像在震動,記者坐在椅子上,明顯感到椅子傳來的震動,桌上放著的水杯,水面隨之晃動。

  金先生表示,“這種震動躺在炕上感覺更明顯,讓人心臟很不舒服。”

  村民文先生家裡5口人中有兩位是盲人,盲人對震動和聲音更加敏感,每次地鐵經過時,“特別鬧心,尤其是晚上安靜的時候,睡不了覺,生物鐘完全亂了。”

  村民們多方反映,有關部門也多次到村民家裡走訪,但都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協商:區政府協調地鐵減速降噪,給予村民3年噪聲安置補償

  “施工過程中的爆破破壞,地鐵運行中的噪聲擾民,據我們了解,確實是存在的。”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地鐵2號線后革村段地下為石灰岩,修建隧道要爆破,導致一些民房受損。2013年甘井子區有關部門聯合大連地鐵集團,對后革村房屋損壞情況評估后進行了補償。

  多名村民表示,確實收到補償,但爆破房屋毀損太嚴重。“給我補償2萬多元,施工隊說這房子5萬元都修不好。”宋建說。村民苗先生也表示,“賠我5萬多元,我不要錢,讓地鐵建設部門的人修房子。對方說,修這房子至少10萬元。”

  針對噪聲問題,“在接到群眾投訴之后,我們去年組織了入戶噪聲檢測,發現有90余戶存在地鐵通過時噪聲超標的問題。”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區政府協調地鐵通過降速運行減小噪聲。

  對此,記者特意乘坐地鐵2號線,在革鎮堡站至后革站,確實感覺運行速度和噪聲降低了。“我們當時希望能再降一點,但地鐵運營方說已經降到最低的安全極限了。”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最近,當地給村民發放了臨時噪聲安置補償,金額參照大連先前類似標准,作為村民搬出的租房補償。

  大多數村民簽了協議領了補償,但並不滿意。“面積小於100平方米的每戶每月給2000元,超過100平方米的每戶每月給2500元,安置補償期限從2024年3月至2027年3月。”村民王女士表示,“2027年3月之后怎麼辦?”村裡每家人口都不少,房子普遍大,這個金額不夠在附近租房。

  “村裡現在已經沒耕地了,很多村民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出租房屋。”村民苗先生說,出去租房怎麼生活?

  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也坦陳,“據我了解,大約有一半村民對臨時安置補償方案不滿意。”

  村民認為,徹底解決問題,需要集體搬遷。記者採訪時了解到,2012年村民反對地鐵下穿民房和施工爆破去找建設方,地鐵建設方曾召集村民代表舉行會議商討。“當時一位自稱大連地鐵2號線指揮部的盧姓負責人承諾,地鐵開通后就立刻組織后革村整體拆遷。”參加了該會議的苗先生回憶。還有村民說,“聽說地鐵2011年開工后,施工許可証好幾年沒辦下來,就是因為按相關要求完成居民拆遷后才能施工。”

  受訪村民直指,地鐵施工時沒考慮對地上居民的影響,通車后也未考慮噪聲、震動的影響,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追根:規劃中地鐵后革村段地上是道路,而該道路遲遲未修造成多年困擾

  地鐵設計施工時,是否考慮對地上居民的影響?11月5日,記者來到大連地鐵建設有限公司進行採訪。

  “地鐵設計建設沒有問題。”大連地鐵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澤青表示,地鐵2號線的設計路由(線路走向)與大連一條規劃中的市政道路即嵐嶺路走向一致。也就是說,按最初的設計,這段地鐵上面應該是道路而非民房。不知為何,地鐵2011年開建了,這條道路卻一直沒有修建。

  “退一步講,地鐵設計建造本身也不需要考慮地上有沒有房屋。”范澤青介紹,地鐵2號線是完全符合國家有關設計施工建造標准的,相關標准會要求坡度、曲率等,也要考慮地質影響,但不會考慮地面情況。他認為,只要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通過相關項目批復,理論上就不會對地上造成不當影響。

  對於村民反映房屋受損問題,范澤青表示“房屋受損原因很難認定”,后革村許多民房質量不高,有的還年久失修。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和大連地鐵方面仍然對地鐵施工時受損的房屋進行了補償,已盡到為民辦事的責任。

  對於村民說“地鐵開工時因沒完成拆遷而未取得施工許可証”,記者專門來到大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調查採訪。在對方出示的工程名稱為“大連市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214標段”(即后革村所在區間)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上,發証日期顯示為“2015年4月13日”,比開工時間晚了三四年,是否與拆遷有關?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時間久遠,一時無法確定。

  對於村民所說“大連地鐵負責人曾承諾通車后組織后革村整體拆遷”,范澤青表示“不可能”,也沒聽說過“盧姓負責人”,“地鐵修建不涉及地上拆遷,工程概算中沒有這部分資金。”

  然而,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甘井子區的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在這份規劃中,地鐵2號線線路與規劃中的市政道路“嵐嶺路二期”在這一區域重合,嵐嶺路正好經過后革村。

  “只要開始修路,后革村肯定會拆遷。”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依照規劃,地鐵與地面道路原本應是相互配合建設的,可以降低地鐵施工、通車對地上建筑的影響。”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專項規劃處處長趙劍凌也表示,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在制定時,應與國土綜合規劃中的道路線路相一致。

  那麼,為何地鐵和道路沒有協同建設?

  “地鐵和道路建設要符合規劃,但不是說這條路一定要在規劃期限內建成。”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規劃落實、道路修建,要考慮城市建設需要、財力等,是個多方協同推進的過程。

  出路:盡快開建嵐嶺路二期,市政建設要協同配合,更要多考慮群眾感受

  “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搬遷。”甘井子區委負責人表示,地鐵降速也好,每月2000多元的補償也好,只是暫時過渡措施,“但我們研究了相關政策,后革村的拆遷只能等嵐嶺路二期開建。不然無法立項,也無法籌措拆遷資金。”

  這條早就納入規劃的道路,為何遲遲沒有修建?

  “嵐嶺路二期很早就納入國土空間綜合規劃,但2021年才納入大連市政府投資計劃,2023年完成立項。”大連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負責市政道路建設,該中心負責人介紹,道路列入規劃后,要等市政府下達項目前期費用投資、獲批項目建議書、取得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取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復等諸環節后才能立項,之后才能開始建設。這些流程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從全市層面通盤考慮。

  未料,完成立項后又遇到新問題。該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准備征地時發現道路建設需要經過的一個地塊,涉及后革村與大連市屬某國企之間的土地權屬爭議。“該問題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問題不解決,便無法繼續推進征地工作。道路建設就耽擱下來。”該工作人員表示,后來根據上級關於清理地方債的有關文件,遼寧省范圍內新建政府投資項目受到嚴格限制,道路建設由此暫停。

  關系后革村問題能否解決的嵐嶺路二期,何時可以啟動建設?

  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當地化債情況,預計明年或后年可恢復許可道路建設。“爭議地塊相對於整個嵐嶺路二期而言范圍很小,可以考慮先對村子進行拆遷,建設道路其他路段。如此既能加快道路工程進度,又能盡早解決后革村相關問題。”甘井子區委有關部門參與過相關工作的一名干部告訴記者,至於土地權屬爭議,因涉及大連市屬國企,還需要請大連市政府協調推動解決。

  本應造福群眾的地鐵、道路建設,卻因為未能協同建設,讓后革村100多戶村民10余年不勝其擾。對此,甘井子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城鄉建設,規劃先行。城市交通工程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配套要做好。同時,市政建設對老百姓的影響,還需要事先有更細致的考慮。大連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規劃編制后,各部門各方面如何落實,還需要加強監督,特別是在協同配合方面要進一步加強。

  “一些部門做事還是過於考慮自身負責領域,缺乏從整體發展角度看問題的意識,也缺少與其他部門的協作配合。”甘井子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地鐵修建的標准是理論上的,老百姓的感受是真實的。”甘井子區委負責人說,希望從市級或更高的層面協調不同部門配合解決問題。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7日 07 版)

(責編:彭靜、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