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黑土里的衣柜,与永不熄灭的烛光

——纪念我的爷爷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九纵队烈士孙长瑞

2025年09月30日18:09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关外的风,吹过辽河平原,吹过台安县无垠的田野,也吹过赵家窝堡那片沉默的土丘。七十七年,这风早已把许多故事吹散,却吹不淡刻在黑土地里的记忆,更吹不灭一盏由五天时光点燃、用一生来守护的烛光。

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对奶奶而言,像一场短暂而真实的梦。爷爷从队伍上回来了,带着冀东游击队的尘土和冀东军区的风霜。十五年的枪声,暂时为一场婚礼让路。红盖头掀起,奶奶看见的,不只是一个丈夫,更是一个把她从漫长等待中接走的英雄。那五天,日子被蜜糖浸透。他或许说起过白山黑水的战斗,她则一定为他抚平了军装上的每一道褶皱。这五天,是乱世给予他们最奢侈的礼物,也是一生信仰的起点。

然而,使命在召唤。第九纵队的旗帜指向东北,爷爷的身影再次消失在村口,带走了奶奶全部的牵挂。他随部队血战辽沈,攻克锦州,又奉命挥师营口,要去截住敌人的退路。历史的洪流奔腾向前,而他,最终将热血洒在了急行军路上的赵家窝堡。空袭的弹片,国民党的炮火,让他和几十位战友一同倒下。黑土地,以它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忠诚的儿子。

没有棺椁,没有墓碑。那位不忍心的老乡,抬出了自己媳妇的嫁妆——一个描龙画凤的衣柜。这原本承载着一个女子对幸福生活所有憧憬的物件,成了安葬一位革命干部最庄严的棺椁。在这独特的“宫殿”里,爷爷和他的战友们,头枕着松花江,脚向着山海关,静静地长眠了。这或许是天意:他为之奋斗的新生活,正始于这象征民间婚嫁的朴素信物。

而在遥远的故乡,奶奶的炼狱才刚刚开始。一九四七、四八年,白色恐怖笼罩。正因为爷爷是共产党,国民党的人几次找上门。最危急的时刻,冰冷的铡刀就架在面前,逼问爷爷的下落。谁能想象,一个只有五天婚姻的女子,体内竟藏着钢铁般的意志,她毅然躺上铡刀床,用决绝的眼神告诉敌人:“要铡就铡,我男人干的是正道!”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这是对爷爷选择的道路最悲壮的理解和支持。几次牢狱之灾,她带着遗腹子,硬是从鬼门关闯了过来。那五天的温暖,成了她抵御此后漫长寒冬的全部燃料。

奶奶的一生,就像黑土地一样,承受了最深重的苦难,却孕育出了最顽强的生命——我的父亲。她守护的,不仅仅是五天的爱情,更是一个承诺,一个爷爷为之牺牲的、关于光明的未来。

七十七年后的今天,经历了三代人的寻找,当我们的脚步终于踏上这片爷爷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当我们在荒草与白桦间找到那处安葬着衣柜的土丘,时光仿佛完成了闭环。风依然在吹,却带来了告慰的气息。爷爷,您和您的战友们,没有被遗忘。奶奶,您一生的苦难与坚守,也终于等到了回声。

爷爷是黑土地下深藏的根,为新中国萌发了新芽;奶奶是故乡永不弯曲的树干,顶着风雨,让我们这棵家族的枝叶得以延展。五天的烛光,照亮了一生的长夜;一件衣柜的棺椁,盛放了东北人民最深沉的爱。

这片黑土地记得,历史记得,我们,更会永远记得。(立香)

来源:未来网

(责编:薄晨棣、彭晓玲)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